日前,在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北院會議室,召開了同種異體γδT細胞治療惡性腫瘤的初步臨床試驗研究匯報會。
該項目由來自中東的阿龍博士現場向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院長尹芝南教授、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榮譽總院長徐克成教授、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院長羅榮城教授、副院長牛立誌博士匯報初步臨床試驗研究成果,列席會議的還有四位接受同種異體γδT細胞治療的誌願腫瘤患者,包括來自匈牙利的IstvanPecset 先生。
報告會現場
匯報正式開始前,尹芝南教授向各位參與同種異體γδT細胞治療惡性腫瘤的初步臨床試驗研究的誌願腫瘤患者進行致謝。
他表示,腫瘤疾病是醫學界面臨的一大難題,治療腫瘤的有效方法一直都在探索中,而參與試驗的誌願腫瘤患者能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一起攜手前進,成為推動科學進步的強而有力的後盾,這是他作為科學家最為感動的事。
醫生匯報γδT細胞抗腫瘤安全性高,肝癌、肺癌、乳腺癌效果顯著
參與會議的初步臨床試驗研究的誌願腫瘤患者病情穩定或好轉,亦得益於同種異體γδT細胞國際療法,γδT細胞治療是目前極具前景的生物療法。
T淋巴細胞(T lymphocyte)簡稱T細胞,來源於骨髓的淋巴幹細胞,在胸腺中分化、發育成熟後,通過淋巴和血液循環而分布到全身的免疫器官和組織中。T細胞產生的免疫應答是細胞免疫,可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破壞靶細胞膜,直接殺傷靶細胞,也可釋放淋巴因子,最終使免疫效應擴大和增強。
根據T細胞抗原受體(TCR)類型的不同,T細胞分為αβT細胞和γδT細胞。人類外周血中大多數T細胞為αβT細胞, γδT細胞僅占外周血的2%'5%,在組織中含量甚少。
γδT細胞是指細胞的TCR由γ鏈和δ鏈構成的T細胞,是Brenner於1986年首先發現,在機體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中起橋梁作用,具有靶向和破壞癌細胞和感染細胞的固有能力。
同種異體γδT細胞治療惡性腫瘤的初步臨床試驗過程中,是利用改進的γδT細胞體外擴增方案,體外擴增同種異體γδT細胞後,在免費回輸誌願腫瘤患者進行免疫細胞治療。
γδT細胞抗腫瘤,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 “驍勇”,直接“殺敵”。
γδT細胞對血液和上皮來源的腫瘤細胞具有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非限制性細胞毒性作用,就是說,它的抗癌作用無需依賴MHC的協助。無論有無MHC,γδT細胞對腫瘤細胞均有直接殺傷作用。有證據表明,γδT細胞能破壞癌細胞骨架結構和細胞膜結構,改變癌細胞的粘附特性和彈性。
更重要的是,臨床上用這種細胞治療時,無需采用患者自身細胞,同種異體細胞也可應用。這使得γδT細胞可以進行預先生產和儲存,使之成為壹種用於治療癌癥的即用型細胞治療產品。
2 “善戰”,敵我分明。
γδT細胞能感應癌細胞特異性表達的應激信號(壹種稱為磷酸化抗原的小分子),從而針對性靶向癌細胞,將其消滅,而正常細胞由於不表達這種應激信號,因此γδT細胞不會傷及健康細胞(見下圖)。除了直接殺死癌細胞外,γδT細胞還可以產生化學介質,提高局部或全身的免疫細胞功能,這對於維護整體健康有所裨益。
γδT細胞作為細胞免疫治療的另一優點是十分安全,不會產生細胞因子風暴, 也不會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危險副作用。
上圖下半部分顯示癌細胞特異性表達的應激信號,即壹種稱為磷酸化抗原的小分子(phosphoantigens),γδT細胞能感知這種信號,將其消滅;圖的上半部顯示正常細胞由於不表達這種應激信號,因此γδT細胞對其無毒性作用。
會議上,阿龍博士闡述了γδT細胞治療的優勢——
? 只占人外周血T細胞1'5%
? 非MHC 限制性
? 選擇性識別腫瘤細胞
? 僅存在於人及靈長類
? 能抵抗低氧、低糖
? 分泌大量殺傷腫瘤的細胞因子
? 易擴增,成本低
? gd T細胞安全、無細胞因子風暴
? 可大量凍存
? 即時應用
? 無細胞因子風暴
? 無需基因改裝
? 無脫靶效應
通過136例晚期腫瘤患者共接受430次γδT細胞治療,得出初步結論:同種異體γδT細胞用於腫瘤的臨床治療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短期有一定效果,尤其是肝癌、肺癌、乳腺癌效果顯著,對術後腫瘤的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需繼續跟蹤。
“尹芝南教授強調,接受γδT細胞治療的患者必須要有耐心,持之以行,在接受6-8次以上γδT細胞治療後方能下定論,“大多數肝癌、肺癌、乳腺癌患者在接受6-8次以上γδT細胞治療後會出現穩定或者腫瘤縮小的情況,胰腺癌則不建議做。”
腫瘤患者腫瘤穩定下來了,我還能活得更好
本次列席會議的四位接受同種異體γδT細胞治療的誌願腫瘤患者中,包括來自匈牙利的IstvanPecset 先生。31歲的Pecset先生患膽管細胞性肝癌肝移植後復發,先後在匈牙利和歐洲其他國家多個醫院治療,接受了轉移竈局部切除和放療,但仍有新轉移出現,趨於2016年6月來中國,接受了經皮穿刺碘粒子植入近距離治療。但新的淋巴結轉移再次出現。近半年來,他的淋巴結轉移穩定,有變小趨勢,DWI 顯示活性甚低,未有新的轉移竈出現。
來參加會議的Pecset 先生準備接受第12次治療
膽管細胞性肝癌一旦轉移,極難控制,幾無治療。Pecset 的這壹結果正是得益於同種異體γδT細胞過繼療法,目前他已經接受了11次同種異體γδT細胞治療,尹芝南教授建議他再做4-6次繼續提升效果。
孫女士分享自己接受同種異體γδT細胞治療的感受
另一位來自哈爾濱的59歲孫女士,右上肺查出非小細胞肺腺癌,後轉移腰椎,躺下後不能起來。右肺癌綜合治療1年多,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末接受同種異體γδT細胞治療共8次,結合服用靶向藥,現在體力如常,精神狀態較佳,能每天遊泳、練太極拳。她表示作為同種異體γδT細胞過繼療法的受益者,講繼續配合接受治療,希望該療法再創新高度,“感謝科學家們、醫生們,我想活得更久,活得更好,真是沒活夠啊!”
徐克成榮譽總院長在會上表示,γδT細胞療法具有安全、易獲得和可儲存等優點,因此吸引了全世界許多學術研究和專業開發公司的關註,他們與暨南大學合作研究已經取得令人鼓舞的結果,這是值得欣慰的,接下來,將盡量降低治療費用,讓更多患者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