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下午,一位老軍醫拄著拐棍兒特地來到陽光酒店徐克成關愛健康工作室要見徐院長。他說:“我是你的學生,我看了你寫的書,是你的學生。我又是你的哥,比你年長壹歲,我是1939年出生,你是1940年出生。”
他自我介紹,我叫羅維周,也是一名醫生,1963年湖南醫學院畢業後入伍來到沈陽軍區,成了一名軍醫。徐院長聽說是老軍醫來了,一把拉著他坐到位置上,聽他細細敘說。
原來,羅老2002年退休前是沈陽軍區209醫院主任醫師。羅維周返回到長沙,在社區裏開設工作室為居民義務診病,成了“長沙好人”,被人親切稱為“羅爹”,當地媒體都有報道他的事跡。
羅老素知徐克成院長的大愛事跡,又了解到他潛心研究氫醫學,開設吸氫體驗區免費提供給大家,十分欽佩。同時,他作為行醫數十載的醫生,聽說氫氣能治病,他於是專程登門造訪。
新聞鏈接
紅網長沙8月3日訊(記者楊帆)“晚年退休生活我的目標很簡單,要保持形象,什麽形象,首先是一個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形象,其次是一個領導幹部的形象,再次是一個退伍軍人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形象。”八一建軍節前夕,記者來到長沙市芙蓉區恒達社區采訪了一位脫下軍裝仍不忘軍人無私奉獻本色的退伍老兵羅維周。
羅維周是沈陽軍區209醫院正師級退休幹部。退休之後居住在這裏的5年裏,羅維周將私人電話作為健康咨詢熱線,牽頭組織社區內8名退休醫務工作者組成醫療保健支援著隊伍。3年多時間,羅維周先後接聽了2300多個咨詢電話。登記在冊的患有3700多人次,替社區患者省下10多萬元就藥費。羅維周在健康醫療、社區治安、關心下壹代、服務外來工等多方面都起到了一個退伍老兵應有的推動作用。
7月30日,記者來到羅老的醫療服務點進行現場采訪。這個服務點共60多平方米,由該社區專門騰出的兩間工作室改裝而成。“工作室從最初不足8平方米到現在的60多平方米;器械從零到價值十余萬元,這些多虧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精神矍鑠的羅老言詞中流露出對當地領導的感激之情,“所以,妳都看到了,這是集體智慧個功勞,這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和諧社會是人人健康,充滿活力的社會。健康對個人和家庭是幸福,對社會發展是貢獻,對民族振興是需要。我要盡我所能,讓身邊群眾都能生活得健康,健康地生活。”
1999年1月退休之後,羅維周任滌君老倆口葉落歸根回到家鄉居住。說起來,老倆口均為根正苗紅的名門之後。羅維周是羅榮桓元帥的族人,輩分上,羅帥是羅維周的爺爺輩。而任滌君的叔爺爺是我黨著名領導人任弼時。恒達社區的街坊鄰居開玩笑說:“革命前輩的後代思想覺悟就是高啊。”
告別了往日緊張的工作,不再天天與病魔交手,羅維周真正體會到了生活的寧靜和愜意。可沒過多久,羅維周漸漸失去了舒心的笑容——社區居民有個頭痛腦熱的小毛病,也得到外面很遠的醫院就診。“看病難、看病貴,怕得病、怕看病”的民怨民情,讓給人看了大半輩子病的羅維周愁腸百結。
羅維周坐不住了,恒達社區有1700多戶、4500多居民,國家要求醫療機構進社區,就是方便居民看病。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是每一個黨員的責任。自己是一名醫生,在家閑著也是閑著,何不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幫群眾看看病,解除生活上的困苦呢?老伴任滌君也是醫生,兩人一合計,決定自費開辦一個健康咨詢熱線,為居民提供防病治病的專業知識,讓大家有病不要亂投醫,幫那些得小病的人不花冤枉錢。
社區領導不僅同意了他的想法,還專門給他印制了標有聯系電話、服務內容的“恒達社區醫療保健服務卡”發給居民。就這樣,長沙市第一條24小時免費開放的義診咨詢熱線落戶羅家。
羅維周一向平靜的家從此被打亂了。時不時響起的震耳的電話鈴聲,使老兩口的生活變得忙碌起來。有時飯吃到一半,就趕緊放下筷子接電話;午休正香,鈴聲壹響就趕緊爬起來。不論對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不管電話裏的人脾氣如何,老兩口都和聲細語,不厭其煩。好多時候,患者的電話都得20多分鐘,但他從來都是耐心細致,直到對方滿意為止。為回答患者問題,羅維周又訂閱了《中國醫學論壇報》、《中國醫藥學報》等專業報刊雜誌。散步逛街的時間少了,帶上老花鏡琢磨新病的治法和新藥的用法的時間多了。
2003年8月的一個雨天,一位年過六旬的戴姓女患者打來電話,她三年前患了肝炎,治愈後又復發,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月也沒好,懷疑是得了肝癌。羅維周問了20多分鐘的病情,告訴了進一步治療的方法,但還是放心不下。撂下電話,他飯也沒吃就冒雨直奔患者家。一臉愁容的患者沒想到老羅會到家來,先是一楞,進而喜出望外。羅維周把她過去的檢查結果、吃過的藥,仔仔細細看了個遍,很有把握地說:“放心吧,妳這是慢性丙型肝炎活動期的早期硬化,不是肝癌。我建議妳到湘雅醫學院附屬二院復查一下。”
檢查的結果驗證了羅維周的診斷。在羅維周指導下合理用藥,不到兩個月,患者治好了病,還節省了近8000塊錢的住院費。“老羅看病,那叫壹個準哦!”擺脫了死亡陰影的老戴逢人就講老羅的好。社區的居民都曉得有個退休軍醫羅維周,為人和善,醫術高明。羅維周沒有滿足,他決定自己提供一些診治器械,再聯絡社區幾個搞醫的老同誌,開一個像樣的的醫療服務點。劉昭輝書記書記既驚訝又高興:“羅老,那當然好嘍。我們會全力支持你的!”當天,社區就把服務是落實完畢,同時,劉書記將這一情況向馬王堆街道辦事處和芙蓉區的領導和有關部門作了專項匯報,贏得了各級的大力支持。(羅爹給未成年人上課)
2002年3月的一天,恒達社區“計劃生育咨詢室”暨“醫療服務室”正式掛牌。在這間不足8平方米、條件簡陋的服務室工作的羅維周等幾位誌願者,開始了工作。不收費、服務好的診室很快“火”了起來。有時,患者不方便,他還親自去周圍的醫藥生產廠家幫助買藥。僅此壹項,老羅就給社區患者省下了10多萬元的藥費。今年,沈陽軍區聯勤部還特意為醫療服務室捐贈了一批價值10萬元的先進醫療設備,羅維周更加忙碌了。
2003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打破了平靜的城市生活。壹時間,人們談“非”色變。社區裏走動的人少了,有的幹脆不出門了。“從疫情發生到結束,羅維周老兩口天天堅持到診所,並挨家挨戶發放'抗擊非典資料手冊',宣傳預防非典的科學知識,定時挨家消毒。使居民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做到'非典癥狀都知道、預防方法都知道、自我保健都知道'。非典肆虐期間,整個恒達社區沒有一個患病的。”每當談起這段事,社區的領導總是欽佩地介紹說,“居民能夠用科學的觀念和方法防治非典,這多虧了羅爹爹平時教育打下的好底子,非典時期指揮的當哦!”
56歲的鄧純安也是一名醫生,退休好幾年了。她過去沒有羅爹爹的那份積極性,但是在幾次的組織活動中,慢慢的被羅老的精神感動。在今年6月的一次組織活動中,羅老對她說:“小鄧,來參加我們組織吧!”鄧純安欣然點頭說:“羅爹爹你年齡比我大,資歷比我高,你叫我來我還有什麽話說嘍!我也打算在以後的退休生活裏為社區盡我的壹點心力吧!”現在鄧醫生除了規定時間來值班,沒事就往醫療服務點跑。
一天到晚忙得團團轉卻不掙一分錢,有人問他圖個啥?他嘿嘿一笑:“要圖啥?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地生活唄。國家給我退休待遇已經很高了,兩個兒子也不要負擔,我要那麽多錢幹嗎?”“和諧社會的環境應該是風氣純正,誠信有德。我要盡我所能,為凈化社會風氣不遺余力,讓周圍的人舉止文明,和諧相處。”5年來,羅老用實際行動實踐了他說的這段話。
2004年夏季的一天傍晚,羅維周和老伴到社區附近的錦泰廣場散步時,看到兩個20多歲的時髦女郎在一個吊床上納涼,不堪重負的小樹可憐的彎下了腰。見此情景,羅老一臉慍色走上跟前:“小姐,妳們倆都這麽大了,小樹能經得起折騰嗎?這麽做不合適吧?”話雖不多,卻說得兩人頓時羞紅了臉,悻悻地走了。能當場站出來管住的小事,羅老經常不放過,影響城市形象的大事,他更是一管到底。馬王堆菜市場是長沙市很大的一家農貿市場,但菜市場旁邊的垃圾和汙水卻大煞風景。(禮帽墨鏡的羅爹是不是很象<小兵張嘎>裏武工隊羅隊長?)
急性子的羅爹找到市場管理部門開誠布公提意見,並把電話打到“市長熱線”。當晚,長長的車隊拉走了垃圾,職能部門也加大了規範管理力度。事後,有好心人勸羅爹,以後還是少操這份閑心,說不定啥時得罪了人,不值。羅爹的回答意味深長,“家風不好要敗家,社會風氣差社會就無法和諧,大家的事就得大家管。”
(稿源:紅網)(作者: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