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釗猷,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對“亞臨床肝癌”概念和理論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貢獻,是美國癌癥研究 所“早治早愈”金牌獲得者。
筆者曾有幸為徐克成教授著的《與癌共存》( 廣州出版社2016 年 ) 一書寫序。此書出版後,我又不斷收到徐教授的短篇新作,看後深有感受, 常在其文章之後寫點感謝和隨筆,算作小小的“評述”;又幾次建議他結集出版,於是就有了《踐行中國式控癌》這本新作。
出於“洋為中用”和“古為今用”的思考,筆者先後寫過《消滅與改造並舉:院士抗癌新視點》(2011年,2015年)和《中國式控癌:孫子兵 法中的智慧》(2014年 ),希望有助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癌癥防控事業,以惠國人,並貢獻於世界。為此,“中國式控癌”只是一個方向,是一個需要幾代人努力才可能完成的目標,是腫瘤工作者實現“中國夢”的具體抓手。 當前中國已進入復興的新時代,這為達到此目標創造了條件。
筆者以為,實現這個目標的核心是“洋為中用+中國國情+中國思維 + 細致實踐”。在癌癥防控方面,我們既要充分運用西方醫學的精華, 也要結合國情,而加入中國思維是重中之重,最後還要細致實踐去檢驗。 我國有幾千年中華文明,取其精髓,並與現代科技精華相結合,可能是“超 越”的關鍵。有了思路,就需要細致的實踐加以驗證,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筆者已是87歲老人,最多只能做點鼓動性的工作,而新思維和實踐則是關鍵。徐教授既有新思維,又仍在實踐的第一線,他們的實踐結果是 最有說服力的。盡管看來所說的多是些“個案”,少有循證醫學的檢驗, 然而“必然常寓於偶然中”。
孫子說“以正合,以奇勝”,當前癌癥防控仍遠差人意,在強調“診 療規範”的同時,更要重視“出奇制勝”,徐教授的實踐是屬於後者。此 書不僅匯集東西方精華,而且文筆引人入勝。相信此書的出版,將能引起更多的共鳴,讓更多人為實現“中國夢”這個偉大的目標而奮鬥。
湯釗猷
2017 年 5 月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