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1日下午5時,夕陽透過窗戶灑進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五樓的走廊,手術室門外異常安靜,高女士(化名)正焦急地在門外等待著她的丈夫老李(化名),此時,距離她丈夫推進手術室已將近八小時。
“以往的手術都是五到六小時就做完了,這次已經八小時了還沒出來,很擔心手術過程出啥意外……”高女士邊說邊緊張地望著手術室那扇門,兒子小銘(化名)在門前來回踱步,不時透過手術室的玻璃窗努力向內張望。
此時,手術室內正在進行著一場緊張的腫瘤切除術,由李朝龍教授主刀,朱瑋冰主任與蔡懿醫師共同完成。
被告知無法手術切除
2012年,老李發現自己腹部日益腫大,去醫院就診後發現其患“腹膜後脂肪肉瘤”,由於該腫瘤的高復發性,從那年起,老李與妻子輾轉市內多家大醫院,先後做過三次腫瘤切除術。
今年三月,老李腹部再度隆起,想到多半又是腹中腫瘤復發,老李又像往年一樣到醫院看病,但這次,老李卻沒那麽幸運,在市內某三甲腫瘤醫院就診後,他卻被醫生告知,由於手術風險較高,醫院無法再次為其治療,老李與家人陷入了絕望。
來復大看到求生希望
正在老李一家一籌莫展之際,一位好心護士的介紹讓高女士看了一絲希望。“之所以知道復大,是因為這位護士的丈夫在那家醫院找到了李朝龍教授,治好了病”,高女士說道。此後,她通過網絡查閱復大官網,了解復大這位李朝龍教授的門診時間後,高女士帶著丈夫的病歷,來到復大腫瘤醫院,掛了李朝龍教授門診。
“開始想著先掛個門診看看情況,再做決定。”高女士對筆者說,“其實剛開始了解到復大是一家民營醫院的時候,心中還是有些猶豫的,但與李朝龍教授接觸過後,他的醫德與學識讓我深深佩服”。僅僅是第一次見面,高女士便決定把丈夫送到復大治療。
長達十小時手術切除8.2公斤巨瘤
7月4日上午一早,老李一家來到復大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經過十來天的各項術前檢查,老李的手術安排在7月21日進行。在這之前,老李已被病魔折磨得疼痛難忍,無法進食,生命垂危。
這天,李朝龍教授一早回到醫院,做好各項術前準備,進入手術室。第一刀下去是9點45分,手術室裏的計時器開啟。李朝龍教授一如既往的淡定、從容,仔細地查看老李腹腔情況。探查後見腹腔有約100ml淡黃色腹水,吸盡腹水後,被許多血管包繞的巨大腫瘤暴露出來,主要位於胃網膜囊、左膈下及左側腹膜後。
據李朝龍教授回憶,由於患者腹腔內臟器受腫瘤擠壓,已無法按照正常的解剖進行,整個胃幾乎被腫瘤包裹,左腎受擠壓變形,這給手術增加了不少難度。他首先將腫瘤與胃粘連處切斷,把腫瘤的一面分開,然後把結腸粘連處剪斷,把胃和結腸全部離斷後,接下來的手術就能按部就班地進行。只要“手術入路做對了,手術也就能進行的順利,手術入路十分關鍵”。李朝龍教授說到。
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周全的手術方案,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李朝龍聚精會神,在手術臺前足足站立了10小時之久!出來後,雙腿直發酸。
晚上7點半,手術結束。老李體內重達16斤多的腫瘤被徹底切除,他醒來後說的第一句便是:“感謝李朝龍教授,是妳給了我人生第二次生命!”李朝龍親切地握住老李的手,笑著說:“老李啊,手術非常成功,腫瘤都幫妳切幹凈了。”
經過術後的精心照料,老李恢復得飛快,臉色逐漸紅潤起來,不到一周就能獨自下床走動。談起這場手術,高女士表示,“我們相信李朝龍教授的技術,正因為他高超的技術,才挽救了老李的性命。”
腫瘤重達8.2公斤
醫生就該有救死扶傷的精神
作為一名軍人,曾在第一軍醫大(現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擔任過普外、肝膽、血管外科主任的他,除了精湛的技術外,他的血液裏還流淌著作為一名醫生對於生命的敬畏與尊重的高尚精神。“畢竟我也是快70歲的人了,我想過做手術有多累,但別人的命不一定比妳的命低賤,人的生命都應該是平等的”,李朝龍教授說。“患者轉到我們醫院來,我拼著命都要給他治好,妳不想拼命,妳就是自私,妳不是一個真正的醫生,沒有救死扶傷的精神。”
如今,作為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普外及肝膽外科首席專家和名譽院長的他,依然保持著軍人的頑強鬥誌,為來自美國、俄羅斯、泰國、菲律賓等世界各地被放棄了的腫瘤患者切除了巨大腫瘤。他獨特的外科思維和精湛的手術技巧,是當代中國外科醫生的傑出代表,他的外科技術震驚世界。為了病人,他忘我地沖向手術臺,帶領復大外科團隊,創造了一個個奇跡,體現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采。
專家簡介
李朝龍教授:普通外科、肝膽外科專家,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榮譽院長。曾任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普外、肝膽、血管外科主任。廣東省腹腔鏡外科學會和微創外科學會創建人、主任委員、肝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擔任中華外科雜誌、中華肝膽外科雜誌、中華普通外科等20多家雜誌編委。曾成功實施了亞洲首例腹部五器官聯合移植。主要著作:《肝臟移植》、《華醫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