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你哋21年嚟嘅照顧,畀咗我一次又一次重新做人嘅機會!」春日陽光透過玻璃窗,喺錦旗嘅金色流蘇上閃閃發亮。57歲嘅阿凱叔(化名)緊緊握住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醫療三科徐炯源主任隻手,唔停咁道謝。
跨過生死預言
「39歲,肝癌晚期,冇乜方法喇……」21年前,阿凱叔不幸確診肝癌,當地醫生話佢最多淨返三個月至半年命。之後佢嚟我院接受咗手術切除,竟然平安過咗18年。
2022年,肝癌再次復發,佢返到我院做冷凍消融同介入治療,再配合標靶免疫治療,令病情穩定。直到今年又出現復發徵兆,佢再嚟醫療三科覆診。現時,佢嘅肝癌復發病灶較之前縮細,局部活性殘留減少同變弱,情況有好轉。
針對每次挑戰嘅個人化治療方案
01 初次確診2004年,阿凱叔因右胸痛去檢查,發現肝上有個7至10公分嘅腫瘤,嚇親晒全家。為咗搵到好醫治,佢到處打聽,聽講復大腫瘤醫院有微創技術,就同爸爸搭咗成日半火車嚟廣州睇醫生。佢話,自己係屋企頂樑柱,賣晒家當都要醫。
凱叔唔明白,自己成日身壯力健,點會得肝癌?醫療五科嘅徐炯源主任解釋,可能因為佢多年患乙型肝炎。有數據顯示,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患肝癌風險係冇感染者嘅15至20倍。超過八成肝癌病人都係乙肝帶病毒者。因為肝臟冇痛覺神經,早期肝癌通常冇病徵,一發現就已經係中晚期,可能錯過手術機會。
凱叔嘅腫瘤比較大,仲纏住咗血管,醫療三科建議先用介入治療抑制腫瘤生長,等佢縮細,再做肝腫瘤切除。呢種方法叫「轉化治療」,即係將原本唔可以開刀嘅中晚期肝癌變成可以手術切除,創造手術機會。
最後,阿凱叔成功做咗手術,切咗四分之一個肝,手術後接受化療、干擾素治療,病情控制得好好,恢復正常生活同工作。
02 復發一轉眼18年過去,2022年4月,阿凱叔因為反覆腹瀉、胃脹喺當地睇醫生,胃冇乜問題,反而肝又出現佔位。佢即刻返復大檢查。
「肝右葉有11.4×10.6×9.1公分高回聲腫物,形態唔規則,邊界唔清晰,內部回聲唔均;甲胎蛋白指標高達4137ng/ml……」
「如果我有定期體檢,可能早就發現,早就控制。」凱叔唔止一次咁講,因為之前病情穩定,就忽略咗體檢,以為自己完全冇事,結果腫瘤大到咁先發現。
最後,佢接受咗介入化療栓塞+持續動脈灌注,再加局部冷凍消融,病情穩定,腫瘤標誌物AFP持續下降,肝腫瘤亦有縮細。出院後,佢照醫生建議,食靶免藥物維持治療,並定期喺當地復查。
03 再次復發今年2月,覆查發現AFP有輕微升高,佢又返我院睇醫生。檢查顯示,肝癌復發病灶大部分出現凝固、液化性壞死,但局部活性比之前增多、增強。經過多學科討論,佢接受咗肝腫瘤內注藥,用化學消融處理殘餘腫瘤。
因為病灶主要由肝右下動脈供血,介入科醫生喺DSA引導下,經股動脈穿刺進行肝右下動脈超選栓塞術。栓塞後造影顯示供血區腫瘤血管及染色幾乎消失。現時,病灶略為縮細,活性殘留明顯減少同減弱。
每次治療方案,都係根據凱叔嘅具體情況同最新醫學進展去設計。治療唔淨係要殺死腫瘤,仲要減低對身體同心理嘅負擔,幫佢保持良好生活質素。
當然,除咗先進技術同專業治療,醫患之間嘅信任同人文關懷,都係凱叔康復嘅關鍵。
「老朋友重逢特別開心,歲月催人老,白髮見證咗我哋一齊慢慢變老。」我院牛立志院長再次見到凱叔時感慨萬分。
21年轉眼即逝,從初次入院嘅忐忑,到依家每次入院治療都覺得返咗個溫暖嘅大家庭。從醫護人員親切問候、無微不至嘅照顧,到先進嘅治療技術,每次經歷都令凱叔安心又滿意。
抗癌唔單止係對抗疾病,更係醫患攜手嘅生命長跑。嗰面綉住「醫德高尚暖人心 醫術精湛傳四方」嘅錦旗,同一封字跡顫抖但感情真摯嘅親筆信,正正係歲月對醫者仁心最好嘅見證。
凱叔嘅樂觀同信任,畀咗我哋莫大嘅動力,使我哋更堅定一齊同行,共赴醫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