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主辦的免疫學學術講座在醫院七樓舉行。講座由德國基爾大學免疫學研究所主任卡貝利茲▪戴特主講。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院長尹芝南教授,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總院長徐克成教授,院長牛立志博士,副院長陳繼冰博士、穆峰博士等醫院領導與醫生代表共50余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講座現場
Kabelitz Dieter(卡貝利茲▪戴特)教授
德國基爾大學免疫學研究所主任,暨南大學“111”計劃(免疫功能調控)海外學術骨幹成員。德國免疫學協會主席,格魯吉亞免疫學學會榮譽會員,Henry-Kundel協會當選理事,北歐免疫學協會榮譽會員,德國自身免疫性疾病協會董事會成員;擔任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國際超敏反應與免疫學協會)、Frontiers in Bioscience(生物科學前沿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歐洲醫學研究雜誌)、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mmunology(斯堪的納維亞免疫學雜誌)、Immunology and Immunogenetics Insights(免疫學和免疫遺傳學觀察)等國際期刊編委及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免疫學評價與趨勢)的特邀編委、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免疫學雜誌)副主編等,並承擔多項科研重大項目等。
卡貝利茲教授演講主題為《γδT細胞的功能與多樣性》,講座分為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γδT細胞的特性。卡貝利茲教授通過病理學研究分析了γδT細胞的作用機制,發現γδT細胞在腫瘤中的數量較高,因其能夠識別腫瘤,並且具有靶向性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探討了γδT細胞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卡貝利茲教授表示,其在“腎細胞癌”與“前列腺癌”的臨床治療研究中發現,經過γδT細胞治療後的療效明確,患者生存時間得到了延長。他從臨床實驗研究案例中總結了γδT細胞在治療過程中的殺傷機制。
卡貝利茲教授認為γδT細胞對於中晚期腫瘤患者或者對化療不敏感的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安全有效性,同時,γδT細胞療法也可以應用於所有實體性腫瘤以及血液性腫瘤的臨床治療。當前,γδT細胞療法在腫瘤治療上已成為趨勢,他相信,未來,γδT細胞療法在臨床治療上將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卡貝利茲教授主要從事γδT細胞增殖、分化及效應功能方面的研究,以及探討γδT細胞與腫瘤治療的分子機制,致力於把基礎研究應用於臨床醫學。他認為γδT細胞在細胞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免疫治療手段與化學治療、抗體結構改造和表現遺傳學藥物連用是具有前景的臨床治療方案。
在座醫生積極提問
講座過程中,在座的醫生都對自己所感興趣的方面提出了一些問題,希朢與來自德國的著名專家進行進一步的交流,現場討論氣雰非常熱烈。
徐克成總院長在會上表示,卡貝利茲教授提出的γδT細胞聯合二磷酸鹽和白介素Ⅱ治療骨轉移為醫學界治療臨床常見而十分困惑的骨轉移問題開辟了新思路。“我們要放開思路,這樣才能有創新。學習加質疑,就可有超越,復大更應如此。